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仰望“孩子的天空”何腾江的儿童诗集《孩子的天空》于2005年年初出版了。这位生于八十后的青年作家,与同辈青春派作家有极大的不同。而且在2004年出版的《我们,我们——80后的盛宴》中也没有收录他的作品,尽管早在2002年花城出版社已经出版了他的《追梦时代》,他也被视为“80后校园作家代表人物”。何腾江的存在(还有祁又一等),使得我们不得不认为:青春派作家与80后作家不能划上等号。 造“星”编辑胡玮莳在《那么红》中说:我更希望那些在纯文学创作道路上辛苦摸索的作者能真的出个大师级的人物,让我在物质主义熏心的生活里还能体会艺术的价值感和崇高感。何腾江正是这样一个“文学苦旅”的作者。正当青春派小作家一窝蜂瞄准市场化“文坛”的时候,一些对文学有真热爱的青年作家正在悄悄奠定80后承接六七年代作家的文坛重构任务的基础,并且在他们的创作中显现出自己的实绩。在80后作家刚刚登上文坛的时候,一切都显得热闹而又混乱,真的天才与混水摸鱼者一齐亮相,各自的艺术特征又没有成型,从他们中间要划出派别来实在为时尚早。而何腾江却在默默的耕耘,并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领地,在儿童文学和校园文学里开始有了收获。 作者出生于“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雷州半岛”一个贫穷农家里,由读小学就发表新闻稿而萌生作家梦,在经历了六年中学文学尝试的锻炼,并发表处女作散文诗《父亲》,甚至“拟写一篇反映农村改革开放之中所滋生的腐败现象的长篇小说《愤怒的乡村》”之后,终于打开了他文学殿堂的大门。多年的苦读,一次次失败,磨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性和对文学梦的执著追求,同时也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作者在《我的文学苦旅》中说:“在我的文学苦旅上,给予我写作灵感的是我的父母亲。”母亲编的故事和儿歌在诗人幼小心底留下深深印记,及至成为十年后文学事业的胚胎。无怪乎作者叹道,“这些无字的歌,演绎开来常常就是一篇绝好的小说、优雅的散文、深沉的诗歌。”诗人的本性使作者成为一个“老孩子”,一个童心的呵护者和歌咏者,一个永远生活于过去的艺术者。 我们随便翻开诗人的自序,第一句就是“我是一个孩子,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这简直就真的是一部孩子写的诗集。整个诗集分作六辑。在“男孩女孩的故事”里,诗人采取简单的叙事,丝丝将故事和生活中的诗意发掘出来,并在异性色彩的单纯和甜美里给读者一个温馨的遐想。如果说,这一辑诗有现代诗的特征,那么在“幼稚无邪的童心”里就体现得更为明显了。这些以儿童心理观察和感受城市生活的城市诗,将成为现代城市诗一个独具风格的存在。它们很容易令我们想起简单的城市诗和顾城的童话诗。它的题材是取自城市的,这与简单的城市诗同属一类;而角度却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这又与顾城的相类似,可是顾城的童话诗又多是观察自然的。成人与儿童的矛盾在这里得到了艺术调和,这些诗歌无疑成为整本诗集的佳构,城市孩子的天空给我留下一个仰望“孩子的天空”的姿态。至于“花季雨季的印痕”和“回想童年的细节”等无不显现出诗人感触的细微和视角的独特,并可以略略看出诗人对诗艺的追求,并不因其是童诗而失去进一步艺术探索的可能性。 作为一本儿童诗集,语言的明白晓畅,轻灵俊逸,结构的紧凑和稀松搭配适宜,很能引起小朋友阅读上的怡悦。而作为成人诗来读,也可以说是诗艺上的另一种追求,可以说何腾江的某些童诗与成人诗的接近处将在诗歌领域大放光彩。 有人说,评论家不是法官,而是科学的分析者。我认为这个观点其实也是错误的。我面对着《孩子的天空》,仰望着,仿佛“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充满了神秘感和膜拜感。 我已经完全走进“孩子的星空”了。我在追寻着我的童年,仿佛我还是个孩子,我已经失去作为一个具有理性的科学判断者的条件了。 作者简介:眉睫,原名梅杰,80后生,湖北黄梅人。现从事现代文学、儿童文学研究,独立书评人,2004年起开始在学术杂志《中国图书评论》发表书评。 电子邮箱:meijiesi@eyou.com QQ:285949824 (责任编辑:世外梅园文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