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要发财,忙起来——广东人天生勤劳,能吃苦,多以金钱为人生第一要义。忙是广东人的特征,他们特别看重时间,办事效率高,节奏快,“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广东人却将它活用到了就业竞争中,且看这广东人的动作!“炒更”,“兼职”——广东人身兼的是满负荷工作,只要有钱赚,没有广东人会拒绝的。他们做生意更是手脚快,这是他们经营的秘诀之一。广东人绝不会象北方人那样没有事乱侃,他们办事讲究效率,时下有语云“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广东人和浙江人相似,无孔不入,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路,人生嘉年华——广东人赚钱买的是“Happy”,想的开,花钱不买快乐难道还买罪受吗?可是这快乐之中的内容却很丰富,也很复杂,谁叫他们是广东人呢? 面相.水土及性格——中国社科院人口学权威曾得出结论说:“70%广东人不是汉人”,以至掀起轩然大波。你看他们多数人都是形体瘦小,脚步较快,踏地无声,面尖唇薄,颧骨高耸,双目精神。以前广东还没有内地富裕,去那里一趟仿佛上刑场,一去不返,那里是蛮夷之地,现在满眼满耳的是最现代的气息,一古一今两重天地!在南粤“妇女能顶半边天”决不是一句空号,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啦,那里的女人很能干,而在那里只要能干你就有地位。“财神爷”在广东人眼里是众神的龙头老大,因而敬之如衣食父母。 “顾客就是上帝”是广东人提出来的,在那里更有其深意,顾客除了享有上帝般的服务外,还兼有义务,既然您是上帝,那就是仁慈的主,不施恩惠,何谓上帝?最终要顾客心甘情愿地掏空腰包。这是真正理解了“笑里藏刀”的含义了,不知不觉中已被笑容给刮得一毛不剩了!大部分人对广东人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去广东,也只是到过广州或珠江三角洲,而对汕头和梅州的广东人则知之甚少,其实广东人基本由广州人,汕头人,梅州人三大部分组成,他们大有“三过鼎立”之势,他们是各说各的话,各有各的性格,也分有三种话“讲白话,潮汕话,客家话,他们各个都是瞧不起对方的。 他们在做生意最喜欢讲究竞争,而竞争当中又藏着变通,埋着灵活,不构形式,所以在竞争方面是无人可比,他们在谈情说爱都强调竞争,对三角恋爱不以为奇,认为我可以选择别人,别人也可以选择我,没有结婚,鹿死谁手,尚难定论,在这之前,可以不择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说“香港打个喷嘁,广州就会感冒”,广东人把这第一个脑筋转向了香港,从而确立了其经济先行区的地位。不少人说广东人有银子却没有脑瓜子,那好,广东来一个重奖人才,引进人才,用银子换脑子,这一点堪称“大哥大”。 广东人真俗?——广东人是典型的少“倾”政治多赚钱,他们只要国家不乱,太平天下,多搂点银子比什么都强,也许人们会说:广东人真俗!没关系,俗就俗呗,俗又怎么了撒?我就是有钱,又怎样呢?给外人的感觉就是爱钱如命,缺少亲情,而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近几年来对钱的追求更是有增无减,同时由于太注重钱的作用,传统的亲情结构也发生了动摇,首先是离婚率不断上升,发展了老夫少妻,富婆少男之类的。 外地人和广东人做生意往往栽在他们手里,其实他们这种做法,只不过活学活用,想当年,广东人和港商做生意之时,也被港商和外商坑了不少,很多外商在内地合资中出现掺假现象,他们吸取教训,走一条“爷训父,父训子”的路子,把外商欺骗的手段当作交学费学艺,然后在很多内地人做生意时使用伎俩,内地人深受其害。80年代广货名声响,悼0年代广货成了假冒货的代言。君不见广东有多少地下工作室在制造名牌产品,盗版唱碟等。 曾几何时穷得在全国算老么的广东,一旦口袋中有钱,就急于洋过度,就开始看不起湘桂赣的邻居了。甚至有些自大的广东人对外来民工称之为“阿捞”(搅屎棍),充满地方自大优越的感觉,但民工对广东的贡献甚至比广东人对本地的贡献还要大,而广东市侩却看不到,把治安差归咎为外省兄弟,因此在广州街头可以经常看到一大帮阿Sir拿着大棒肆意追赶一群民工,去年不是有阿Sir在广州把湖北的一个大学生打死的事件,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广东人本身素质低,却装出一副文明人的样子,好象本来没有近视的人却非要戴一副金丝眼镜,装出斯文的大款,认为有型有款,实质却是不伦不类,败类中的败类! 一些有钱的上高级宾馆,常常带着“二奶”,逛超级市场,无非是要证明起囊中的充实,但其精神内在之贫乏却是无法用言语表诉。广州人肝火N盛,不信?你可以到广州街头上看一看,即使是老头子也可以骂街,而且雄风不减当年。这广东人钱多而“饱暖思淫”,脑袋也狂热起来,什么都要试一试,换句话说是“过把隐”,什么“南霸天”,“帝王夜总会”,都暴露了广东人物欲权欲的膨胀,也确实反映了广东人内在贫乏,东施效颦的市侩形象! “鸟语”粤菜天下行——改革开放十几年来,随着广东的变迁,发展势头,历来为北方人所抵制的局限于岭南一隅的粤语,粤菜也身价大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流行的时尚,能说粤语,吃粤菜也成为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翻版,摹仿港台的卡拉OK和流行歌曲泛滥成“灾”,势不可挡,粤语,本来只是他们的地方语言,对于北方人来说既难懂又难学,无异于一门“外语”,所以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官话”,说普通话的那种别扭,不但他自己讲得费劲,别人听得也难受,瞧那些现在港台明星,哪有几个是非常流利的,听他们讲话,真的好费力好费力,半天憋不出一个屁字来!有个笑话这样讲广东人说官话的:一个广东人到北京的餐馆吃饭,问:“小姐,水饺多少钱一碗?”结果服务员听成了“睡觉多少钱一晚”,便愤怒地骂了一声“流氓”,没想到这个广东人的普通话水平实在够可以的,竟高兴地说:“六毛?两碗啦!” 听起来叽哩哇啦的,不知所云,就干脆有人叫他们是“鸟语”,但不管北方人对粤语如何心存抵触,随着近十几年来的“经济北伐”的胜利,粤语也作为“广东特产”也身价大增,“说粤语”仿佛成了一种时髦,年轻人和演艺圈中的人表现的尤为突出,。 随着广东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特别是以粤方言的港澳地区回归中国,使粤语在中国的地位陡然提升,得到中国官方的重视,它不再被仅仅看成是一种方言,而是看组哦为一种联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工具。 “广东人什么都敢吃!”“食在广东!”这是北方人对广东人的一种普遍的印象。特别是非典的时刻就是广东人喜欢吃海狸吃出来的,所以“生猛海鲜”最具特色,有增无减,吃出了名堂,吃出了文化情调,粤菜的饮食文化,是广东人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如果说粤菜和川菜,湘菜,等地方的菜系,就要稍逊一番,如果说它们是“平民菜系”,那么粤菜就是自命不凡的“贵族菜系”,不肯屈尊降身,就如同某些广东人“财大气粗”的傲慢神态一样了。 当代的娱乐文化开始于80年代,这一时期广东刚刚对外开放,港台卡拉OK和流行歌曲通过“南风窗”渗透到珠江三角洲,卡拉OK这种自娱方式能充分表现个人魅力和个人情感,港台歌曲唱出了普通人的生活烦恼和男女爱情,它以不可阻挡的势头,从岭南地区北上,迅速向全国扩散,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港台风”,造就了一批年轻的“追星族”。刚开始内地人对港台流行歌曲还有抵触情绪,最后不得不接受这种来自岭南的势不可挡的“新文化”,由于中国大陆娱乐文化市场发育迟缓,使得港台歌星和港台流行歌曲,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几乎主宰了中国的流行乐坛,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娱乐观,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深刻的塑造性影响。 “致命的”隐患——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一代广东人身上看不到唯我独尊狭隘的封闭排外意识,能看到的是博大的包容精神,普遍的同情心和开放心态,但是现在的广东人远远不及他们的先辈了,随经济上的崛起和钱袋的鼓胀,他们就变的有点自大,独尊了,十足的“小家子气“,与当年”大家风范“相去甚远。越来越急功近利,崇拜金钱,贪图享乐,淡化远大志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普及教育本来就基础薄弱,再加上十几年来急功近利观念,拜金主义商潮的侵蚀,使文化教育相比之下更显得落后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封建迷信观念和陋俗的泛滥成灾。 在广东不论哪个角落都可见到敬财神,敬关公的摆设,祈求神灵保佑,消灾除难,多多发财!逢庙必近,烧香拜佛很舍得花钱,因为他们赚钱越多句越不自信,越没有安全感,只好求神保佑了,而且他们对吉祥数6.8的狂热崇拜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如车牌号,门牌号,电话号,婚嫁日期,开业日期,连生孩子也选好日期剖腹产,他们这种迷信已经像传染“非典“一样流行全国,让全国人都卷入了”数字崇拜“的狂潮。 内地人学广东,好的坏的一块学,甚至发展经济的好经验没学会,病态的腐化的生活方式却一学就会,正应验了中国的一句俗话:“学好十年难,变坏一朝易。” (责任编辑:世外梅园文学网) |